分享好友 技术首页 技术分类 切换频道

山东能源淄矿巴彦高勒煤矿:点着鼠标把煤采

2020-01-29 11:136710煤矿网
       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巴彦高勒煤矿305大采高智能工作面设备列车

提起煤矿,人们最担心的还是安全。有没有办法,让矿井达到本质安全,实现颠覆式的改变?答案是:有。若到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巴彦高勒煤矿走一趟,心里就会越来越有底气。

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巴彦高勒煤矿大采高智能工作面地面智能集控中心

国家863项目“加持”

巴彦高勒煤矿是由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在省外投资建设的最大的现代化矿井。矿井位于内蒙古东胜煤田呼吉尔特矿区南部,行政隶属于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兰陶勒盖镇,井田面积64.70平方千米,总资源量10.4亿吨,设计可采储量6.36亿吨,总投资47.56亿元。

煤矿生产,最重安全。由于自然规律,煤矿的工作面在推采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五大灾害,时刻威胁着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

“发展以实现无人化开采为目标的智能技术与装备,对我矿和整个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巴彦高勒煤矿矿长王根胜介绍,如何实现智能化生产,他们进行了艰苦探索。

智能化生产,巴彦高勒煤矿拥有“黑科技”。他们的智能化建设始于2014年5月份,顺利通过了国家863项目“综采智能控制技术与装备”验收,并荣获山东省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截止目前,他们已先后在7个采煤工作面进行了开采实践。此项工作自开展以来,他们先后申请国内发明专利8项,发表省级以上论文5篇,在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

他们专门建立26名成员组成的智能化综采技术研究所,成员由综采工区、生产技术部、机电管理部、地质测量部等部门技术人员组成。另外,为加强研究所人才、技术力量,他们加强与其他科研院所协作互补,聘请了5名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等煤炭行业科研与技术开发顶尖单位的研究员为外聘专家,内外部结合炮轰智能化开采“城墙口”。

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巴彦高勒煤矿,最大采高为6.3米的305大采高智能工作面。(袁宏 摄)

人均效率万吨以上,智能矿井,颠覆传统。

巴彦高勒煤矿智能化系统应用后,对比传统煤矿开采管理模式也发生了根本转变。以往的液压支架工、采煤机司机、运输机司机等工种的主要职责是对所辖范围内设备的操作和安全监护。智能化开采技术应用后,工作面综采设备的运行由智能化控制运行和人工现场巡视来完成,在开采的过程中时刻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发现问题随时紧急停机,有效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改善了劳动环境。

“在自动化截割过程中,我们只需要巡视工作面顶底板情况,通过遥控器来辅助校正采高,工作比以前来说更安全、更高效。”综采工区采煤机司机孙国庆说。

巴彦高勒煤矿综采智能化设备系统主要使用于311305等工作面。经过前期试验、完善、改进,目前已经实现了液压支架工作面中部跟机自动化、采煤机远程控制、液压支架远程控制、工作面视频拼接、运输设备远程控制、液压支架姿态控制、泵站系统控制、多设备的“一键”启停等功能。

在311305智能化工作面,190米长的现代化设备列车,搭载了一个控制中心和工作需要的所有配件。控制中心的6台防爆电脑和地面集控中心的显示器相连,远程操控及井下设备参数从井下到地面仅需0.15秒。6块液晶显示器清楚地显示着工作面所有支架的压力及状态、采煤机的运行参数、煤壁及支架视频影像。

智能化生产,人才是根本。据巴彦高勒煤矿综采队党支部副书记李月月介绍,目前该矿共引进使用了3套综采智能化设备系统,正在推采的311307工作面预计在10月份推采完毕。

随着智能化采煤设备的更新换代,像李月月这样的年轻专家已经由“单枪匹马”聚集为一支专业的研究与应用队伍,而该矿的智能化开采也日渐轻车熟路。“我矿以精干的人员、精良的设备、精益的管理在智能化开采方面走出了自己的路子。下一步,我们将针对清淤机器人、井下互联网为建设方向,凝智聚力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王根盛对笔者说出了下一步计划。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极端大气河事件将随温度线性增长
7月1日,记者从中国海洋大学获悉,该校科研团队首次利用涡分辨率的气候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对未来增暖情境下极端大气河事件的变化进行了评估,在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全球变暖下的极端大气河事件》为题,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0评论2023-07-04537

覆盖2700家,中国环保公益组织数据库上线
由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 基金会)、万科公益基金会、明善道(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三方发起共建的中国环保公益组织数据库正式上线。数据库收录了2022年“中国环保公益组织现状调研”覆盖的约2700家环保公益组织的相关信息,如组织信息(包括组织名称、组织类型、成立日期、工作领域首选项、工作领域次选议题、工作手法、联系方式等)、数据信息等。参与首年调研执行的34家枢纽组织将成为数据维护员,共同建设、管理、维护这一环保公益行业基础设施。

0评论2023-07-04512

黄江:完善雨污分流改造,确保零污水入河
6月以来,黄江生态环境分局对龙见田水沿河企业、板湖河沿河餐饮店逐一排查污染源,完善企业雨污分流改造,确保零污水直排入河。

0评论2023-07-03525

贵州省黔南州印发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具体措施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22〕15号) 精神,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实落细,结合我州实际,制定如下措施。

0评论2023-06-29571

4.05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陕西水环境综合治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下达我省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4.05亿元,资金量比去年增加超过10%,在去年突破3亿元基础上再上新台阶。

0评论2023-06-29648

焦化行业将开启超低排放“大改造” 焦企产能优化忙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公开征求《关于推进实施焦化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于6月28日截止。焦化行业将进行超低排放“大改造”。

0评论2023-06-29560

垃圾分类既要多管齐下也要久久为功
会说话的垃圾分类机器人、装载芯片的垃圾桶、AI图像十秒识别厨余垃圾……日前,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代表走进城市云脑平台、静脉产业园等地,点赞西海岸新区科技赋能垃圾分类的好经验与好做法。

0评论2023-06-28592

内蒙古乌海“空天地”一体化监测让大气污染无处遁形
小到公园小区、大到全市范围的空气质量状况均可“一屏所见”。日前,记者来到内蒙古乌海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监测中心,自治区首个“空天地”一体化立体大气监测平台的强大功能令人印象深刻。这个平台既可以全方位实时监测全市大气环境质量,又能分析研判、预警预报、指挥调度大气环境问题,为乌海市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提供了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手段。

0评论2023-06-28516

开封市市长李湘豫就推进惠济河综合治理工程开展现场办公
6月25日,开封市市长李湘豫来到惠济河畔,就推进惠济河综合治理工程开展现场办公。他强调,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持续改善惠济河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开封。

0评论2023-06-28511